職業運動有個很重要的事務絕對不能輕忽,就是售票。我們去看演唱會、看戲、聽音樂會,你會在一週、兩週甚至一兩個月前就先去買票,但是看棒球似乎和看電影的習慣很像:不管我們明明知道週六、週日下午晚上去信義威秀看電影會大排長龍,但是還是習慣去排隊。

售票的部份,雖然我很討厭兄弟,但是這部份他們是做的最好的,好幾年前他們就已經開始販售天母和新莊主場的對號票卷,後來每支球隊各有自己合作的售票系統,比如說年代、兩廳院(前身為元碁售票系統)等等,但是頗為混亂。

其實早在我開始看球的90年初期,就已經有預售票了,當時是和年代售票合作(應該也和年代轉播有點關係),當時當然還沒有Internet(1993年台灣學術網路才開始慢慢建立),不過端點售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。

不過聯盟的票務,最讓人詬病的還是對號問題。我們先講現狀好了,現在中職的網路票務是交由元氣售票來處理,元氣售票的前身是TWB台灣棒球資訊網售票系統,之前負責過去年洲際盃的票務,我也在上面買過冠軍賽的票。

現在的訂票系統還算蠻完整的,當然當初兄弟官網售票系統甚至有視野照片則是更上一層樓,不過可劃位,也可以用信用卡、電子錢包、門市付款等等付款方式,已算是相當完整的系統。

如果單以現在的網路購票系統來看,現在中職交給元氣售票網來說,是個不錯的合作方式。問題在於幾個部份:對號入座、分座位區段定價、季票、季後賽票務

其實老實講,現在的中職票房如此萎靡,根本不需要什麼對號入座、分座位區段定價,這些問題比較有可能發生在季後賽和明星賽。

問題在於,聯盟應該要讓票務資料庫,能夠全部整合在一起,這樣的好處是不會有重複售票的問題,此外也要讓網路預售票務,開放到比賽當天,甚至開賽前幾個小時都可。

這並非不合理,對於許多球迷來說,排隊可能是他最不願意做的事情,早早買好票當然很好,如果臨時想要看球,我也希望能夠早點知道有沒有票,或者有沒有好位置,就像我去看電影會先用語音訂票一樣。

現行的情況是,開賽前15天開始售票,開賽前五天停止售票,這個規定不是很合理。最好是季初就可以買全季任一場比賽的票卷,因為都已經排好賽程,無法開放購票實在不合理,就像當你拿到兩廳院兩個月後表演的節目表時,你就很自然的可以去買票,兩者應該是一樣的情況。

而應該在開賽前都可以透過網路或是語音訂票,頂多就是比照電影模式,限制開賽前一個小時或是半個小時要去拿票即可,這對於球迷來說,是很大的福音。

季票是早就應該試試看的東西,這種對於球團來說根本就是一種保證收入,到現在還沒有試行實在有點難以理解。你可以有各種方式來試試看,不見得真的只有一種季票的販售方式,反正就算賣不出去,也還是可以賣現場,實在不能用票房來當作不賣季票的理由。

近年來最鳥的季後賽票務應該是2003年的牛象冠軍賽,看完第五戰的球迷直接去球場外面排兩天後第六戰的比賽,結果票卻在開賣後50分鐘內銷售一空,史稱光速流10秒售票密技

更糟糕的部份,可能是買票排隊一次,進場還要再大排長龍一次,明明球場出入口眾多,卻僅能夠開放幾個入口進出,最尷尬的,更可能是沒有對號,讓排隊搶著進場,難以避免。去MLB看球,提前排隊進場,可能是為了送的帽子、T-Shirt,在台灣,卻是必須要為了佔好位子,花上許多時間再排一次隊。

接下來的問題,可能是如果票務全部上線販售,是否會造成熱門比賽的黃牛興盛情況。這當然是個問題,不過以現在聯盟的票房來看,這部份應該不會是最需要關心的部份。

結論是,目前聯盟的網路售票不錯,接下來要做的是

1.將開始販售的時間限制取消,將停止販售的時間延後

2.所有球場全面實施劃位,以及對號入座,這樣對於買到票的球迷才有保障

3.規劃各種季票、套票販售模式

4.找人帶位(這算是票務嗎?)

5.票卷製作精美一點(增加紀念性質),尤其是確認值得紀念的比賽,比如說林易增引退賽的比賽票卷就有特殊設計,很棒

6.季後賽分座位區域定票價

7.找多點人來撕票

這就是第四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i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