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原文出處於此

我進場看的第一場職棒比賽,是1991年,味全對統一,我小學同學的爸爸帶我們去的。我們全部坐在內野,和啦啦隊一起大聲吶喊、加油,學會「馬達馬達衣豆嘿」、「安打安打全壘打」,那種熱鬧氣氛,實在很令人興奮。

後來經歷的許多事件,職棒開始將啦啦隊移至外野,內野不準使用大鼓。我職棒五年左右,看味全對兄弟,兩邊都租大型喇叭,看著黃平洋被打爆,或者另外一場,看著小毛打出生涯四百安,以及陳義信被打爆,當時都是坐在外野,因為外野有啦啦隊,氣氛熱烈。

當時啦啦隊還是使用瓦斯汽笛加油,隨便一隻按一下,就響徹雲霄,而現場可能隨時都是幾十隻一起按,啦啦隊更是直接將大筒瓦斯接上汽笛,一場比賽下來也不用擔心瓦斯用完。老實說,現在看來真是一種恐怖的噪音,現在已經禁止使用了。

不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,啦啦隊又回到了內野(大概是觀眾人數銳減的那幾年吧),現在也依然維持情況。各啦啦隊除了大鼓之外,現在也幾乎都添加了各式銅管樂器,加上球迷自發使用的吹奏喇叭、哨子,比賽開打,那股熱鬧勁自然無話可說,但是對於想要輕鬆看球的球迷,卻著實惱人。

可想而知,這種加油方式源自於日本。不過現在日本職棒的啦啦隊,也都放置在遼闊的外野,讓彼此都有空間。啦啦隊可以盡情吶喊加油,敲鑼打鼓;不喜歡一起大喊、敲打加油棒的球迷,有個舒適的內野觀眾區可看球。

兩全其美,對大家都好。

另外,各球團自己的啦啦隊也應該要進步點。都已經開打18年,啦啦隊的加油口號還停留在十幾年前,每個球員的加油歌都單調、無聊的令人想睡覺。而兄弟象則好不容易不再使用人家勇士隊的戰歌當作自己的戰歌。和日本職棒那種複雜、花巧,光是看著他們在外野碰碰跳跳都是種享受的加油口號相比,台灣現在啦啦隊的加油口號實在令人想哭。

我的建議,不妨和一些高中球隊學學。他們使用一些原住民的戰舞,看高中棒球比賽時,常常看到球員在休息區一起跳著戰舞加油。這種mass dance除了可活動身體、動作大、聲音響亮,最重要的是有台灣自己的特色。亞運的燒肉粽雖然是具有台灣代表性的歌,但總是太嫌悲情,不適合加油吶喊,
如果在國際賽事上用這種戰舞來喊喊跳跳,不但鼓舞士氣而且也會很有代表性,多棒。

今天週末,所以早點寫。這就是第五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io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